JUC-执行器-Fork/Join原理
更新时间 2021-07-08 14:50:19    浏览 0   

TIP

本文主要是介绍 JUC-执行器-Fork/Join原理 。

# 一、引言

算法领域有一种基本思想叫做“分治”,所谓“分治”就是将一个难以直接解决的大问题,分割成一些规模较小的子问题,以便各个击破,分而治之。

比如:对于一个规模为N的问题,若该问题可以容易地解决,则直接解决;否则将其分解为K个规模较小的子问题,这些子问题互相独立且与原问题性质相同,递归地解这些子问题,然后将各子问题的解合并得到原问题的解,这种算法设计策略叫做分治法。

许多基础算法都运用了“分治”的思想,比如二分查找、快速排序等等。

基于“分治”的思想,J.U.C在JDK1.7时引入了一套Fork/Join框架。Fork/Join框架的基本思想就是将一个大任务分解(Fork)成一系列子任务,子任务可以继续往下分解,当多个不同的子任务都执行完成后,可以将它们各自的结果合并(Join)成一个大结果,最终合并成大任务的结果:

wxmp

# 二、工作窃取算法

从上述Fork/Join框架的描述可以看出,我们需要一些线程来执行Fork出的任务,在实际中,如果每次都创建新的线程执行任务,对系统资源的开销会很大,所以Fork/Join框架利用了线程池来调度任务。

另外,这里可以思考一个问题,既然由线程池调度,根据我们之前学习普通 (opens new window)/计划 (opens new window)线程池的经验,必然存在两个要素:

  • 工作线程
  • 任务队列

一般的线程池只有一个任务队列,但是对于Fork/Join框架来说,由于Fork出的各个子任务其实是平行关系,为了提高效率,减少线程竞争,应该将这些平行的任务放到不同的队列中去,如上图中,大任务分解成三个子任务:子任务1、子任务2、子任务3,那么就创建三个任务队列,然后再创建3个工作线程与队列一一对应。

由于线程处理不同任务的速度不同,这样就可能存在某个线程先执行完了自己队列中的任务的情况,这时为了提升效率,我们可以让该线程去“窃取”其它任务队列中的任务,这就是所谓的*工作窃取算法*

“工作窃取”的示意图如下,当线程1执行完自身任务队列中的任务后,尝试从线程2的任务队列中“窃取”任务:

wxmp

对于一般的队列来说,入队元素都是在“队尾”,出队元素在“队首”,要满足“工作窃取”的需求,任务队列应该支持从“队尾”出队元素,这样可以减少与其它工作线程的冲突(因为正常情况下,其它工作线程从“队首”获取自己任务队列中的任务),满足这一需求的任务队列其实就是我们在juc-collections框架中介绍过的双端阻塞队列——LinkedBlockingDeque (opens new window)。 当然,出于性能考虑,J.U.C中的Fork/Join框架并没有直接利用LinkedBlockingDeque作为任务队列,而是自己重新实现了一个。

# 三、使用示例

为了给接下来的分析F/J框架组件做铺垫,我们先通过一个简单示例看下Fork/Join框架的基本使用。

假设有个非常大的long[]数组,通过FJ框架求解数组所有元素的和。

任务类定义,因为需要返回结果,所以继承RecursiveTask,并覆写compute方法。任务的fork通过ForkJoinTask的fork方法执行,join方法方法用于等待任务执行后返回:

public class ArraySumTask extends RecursiveTask<Long{
 
    private final int[] array;
    private final int begin;
    private final int end;
 
   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THRESHOLD = 100;
 
    public ArraySumTask(int[] array, int begin, int end) {
        this.array = array;
        this.begin = begin;
        this.end = end;
    }
 
    @Override
    protected Long compute() {
        long sum = 0;
 
        if (end - begin + 1 < THRESHOLD) {      // 小于阈值, 直接计算
            for (int i = begin; i <= end; i++) {
                sum += array[i];
            }
        } else {
            int middle = (end + begin) / 2;
            ArraySumTask subtask1 = new ArraySumTask(this.array, begin, middle);
            ArraySumTask subtask2 = new ArraySumTask(this.array, middle + 1, end);
 
            subtask1.fork();
            subtask2.fork();
 
            long sum1 = subtask1.join();
            long sum2 = subtask2.join();
 
            sum = sum1 + sum2;
        }
        return sum;
    }
}

调用方如下:

public class Main {
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        ForkJoinPool executor = new ForkJoinPool();
        ArraySumTask task = new ArraySumTask(new int[10000], 0, 9999);
 
        ForkJoinTask future = executor.submit(task);
 
        // some time passed...
 
        if (future.isCompletedAbnormally()) {
    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future.getException());
        }
 
        try {
    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result: " + future.get());
        } catch (InterruptedException e) {
            e.printStackTrace();
        } catch (ExecutionException e) {
            e.printStackTrace();
        }
 
    }
}

**注意:**ForkJoinTask在执行的时候可能会抛出异常,但是没办法在主线程里直接捕获异常,所以ForkJoinTask提供了isCompletedAbnormally()方法来检查任务是否已经抛出异常或已经被取消了,并且可以通过ForkJoinTask的getException方法获取异常.

# 四、核心组件

在前几小节中,我们简要介绍了Fork/Join框架和它的使用。本节我们将更进一步,深入F/J框架,了解它的各个组件的关系和核心设计思想,本节不会涉及太多的源码分析,而是参考 Doug Lea的这篇论文《A Java Fork/Join Framework》 (opens new window),从宏观上分析F/J框架,然后分析整个框架的调度流程,阅读完本节后,在下一节——Fork/Join框架(2) 实现中,我们再去深入源码会轻松很多。

F/J框架的实现非常复杂,内部大量运用了位操作和无锁算法,撇开这些实现细节不谈,该框架主要涉及三大核心组件:ForkJoinPool(线程池)、ForkJoinTask(任务)、ForkJoinWorkerThread(工作线程),外加WorkQueue(任务队列):

  • ForkJoinPool:ExecutorService的实现类,负责工作线程的管理、任务队列的维护,以及控制整个任务调度流程;
  • ForkJoinTask:Future接口的实现类,fork是其核心方法,用于分解任务并异步执行;而join方法在任务结果计算完毕之后才会运行,用来合并或返回计算结果;
  • ForkJoinWorkerThread:Thread的子类,作为线程池中的工作线程(Worker)执行任务;
  • WorkQueue:任务队列,用于保存任务;

# ForkJoinPool

ForkJoinPool作为Executors框架 (opens new window)的一员,从外部看与其它线程池并没有什么区别,仅仅是ExecutorService的一个实现类:

wxmp

ForkJoinPool的主要工作如下:

  1. 接受外部任务的提交(外部调用ForkJoinPool的invoke/execute/submit方法提交任务);
  2. 接受ForkJoinTask自身fork出的子任务的提交;
  3. 任务队列数组(WorkQueue[])的初始化和管理;
  4. 工作线程(Worker)的创建/管理。

**注意:**ForkJoinPool提供了3类外部提交任务的方法:invokeexecutesubmit,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任务的执行方式上。

  • 通过invoke方法提交的任务,调用线程直到任务执行完成才会返回,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同步方法,且有返回结果
  • 通过execute方法提交的任务,调用线程会立即返回,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异步方法,且没有返回结果
  • 通过submit方法提交的任务,调用线程会立即返回,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异步方法,且有返回结果(返回Future实现类,可以通过get获取结果)。

ForkJoinPool对象的构建有两种方式:

  1. 通过3种构造器的任意一种进行构造;
  2. 通过ForkJoinPool.commonPool()静态方法构造。

JDK8以后,ForkJoinPool又提供了一个静态方法commonPool(),这个方法返回一个ForkJoinPool内部声明的静态ForkJoinPool实例,主要是为了简化线程池的构建,这个ForkJoinPool实例可以满足大多数的使用场景:

public static ForkJoinPool commonPool() {
     // assert common != null : "static init error";
     return common;
 }

ForkJoinPool对外提供的3种构造器,其实最终都调用了下面这个构造器:

/**
 * @param parallelism      并行级别, 默认为CPU核心数
 * @param factory          工作线程工厂
 * @param handler          异常处理器
 * @param mode        调度模式: true表示FIFO_QUEUE; false表示LIFO_QUEUE
 * @param workerNamePrefix 工作线程的名称前缀
 */
private ForkJoinPool(int parallelism, ForkJoinWorkerThreadFactory factory, UncaughtExceptionHandler handler,
                     int mode, String workerNamePrefix) {
    this.workerNamePrefix = workerNamePrefix;
    this.factory = factory;
    this.ueh = handler;
    this.config = (parallelism & SMASK) | mode;
    long np = (long) (-parallelism); // offset ctl counts
    this.ctl = ((np << AC_SHIFT) & AC_MASK) | ((np << TC_SHIFT) & TC_MASK);

}
  • parallelism:默认值为CPU核心数,ForkJoinPool里工作线程数量与该参数有关,但它不表示最大线程数;
  • factory:工作线程工厂,默认是DefaultForkJoinWorkerThreadFactory,其实就是用来创建工作线程对象——ForkJoinWorkerThread;
  • handler:异常处理器;
  • config:保存parallelism和mode信息,供后续读取;
  • ctl:线程池的核心控制字段

这些入参目前不用关注,我们重点是mode这个字段,ForkJoinPool支持两种模式:

  1. 同步模式(默认方式)
  2. 异步模式
mode = asyncMode ? FIFO_QUEUE : LIFO_QUEUE

注意:这里的同步/异步并不是指F/J框架本身是采用同步模式还是采用异步模式工作,而是指其中的工作线程的工作方式。在F/J框架中,每个工作线程(Worker)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任务队列(WorkQueue),这是一个底层采用数组实现的双向队列。 同步是指:对于工作线程(Worker)自身队列中的任务,采用**后进先出(LIFO)的方式执行;异步是指:对于工作线程(Worker)自身队列中的任务,采用先进先出(FIFO)**的方式执行。


# ForkJoinTask

从Fork/Join框架的描述上来看,“任务”必须要满足一定的条件:

  1. 支持Fork,即任务自身的分解
  2. 支持Join,即任务结果的合并

因此,J.U.C提供了一个抽象类——ForkJoinTask,来作为该类Fork/Join任务的抽象定义:

wxmp

ForkJoinTask实现了Future接口,是一个异步任务,我们在使用Fork/Join框架时,一般需要使用线程池来调度任务,线程池内部调度的其实都是ForkJoinTask任务(即使提交的是一个Runnable或Callable任务,也会被适配成ForkJoinTask)。

除了ForkJoinTask,Fork/Join框架还提供了两个它的抽象实现,我们在自定义ForkJoin任务时,一般继承这两个类:

  • RecursiveAction:表示具有返回结果的ForkJoin任务
  • RecursiveTask:表示没有返回结果的ForkJoin任务
public abstract class RecursiveAction extends ForkJoinTask<Void{
    /**
     * 该任务的执行,子类覆写该方法
     */
    protected abstract void compute();
 
    public final Void getRawResult() { return null; }
 
    protected final void setRawResult(Void mustBeNull) { }
 
    protected final boolean exec() {
        compute();
        return true;
    }
}
public abstract class RecursiveTask<Vextends ForkJoinTask<V{
 
    /**
     * 该任务的执行结果.
     */
    V result;
 
    /**
     * 该任务的执行,子类覆写该方法
     */
    protected abstract V compute();
 
    public final V getRawResult() {
        return result;
    }
 
    protected final void setRawResult(V value) {
        result = value;
    }
 
    protected final boolean exec() {
        result = compute();
        return true;
    }

}

ForkJoinTask除了和ForkJoinPool 结合使用外,也可以单独使用,当我们调用ForkJoinTask的fork方法时,其内部会通过ForkJoinPool.commonPool()方法创建线程池,然后将自己作为任务提交给线程池。


# ForkJoinWorkerThread

Fork/Join框架中,每个工作线程(Worker)都有一个自己的任务队列(WorkerQueue), 所以需要对一般的Thread做些特性化处理,J.U.C提供了ForkJoinWorkerThread类作为ForkJoinPool中的工作线程:

public class ForkJoinWorkerThread extends Thread {
    
    final ForkJoinPool pool;                    // 该工作线程归属的线程池
    final ForkJoinPool.WorkQueue workQueue;     // 对应的任务队列
 
    protected ForkJoinWorkerThread(ForkJoinPool pool) {
        super("aForkJoinWorkerThread");         // 指定工作线程名称
        this.pool = pool;
        this.workQueue = pool.registerWorker(this);
    }
  
    // ...
}

ForkJoinWorkerThread 在构造过程中,会保存所属线程池信息和与自己绑定的任务队列信息。同时,它会通过ForkJoinPool的registerWorker方法将自己注册到线程池中。

线程池中的每个工作线程(ForkJoinWorkerThread)都有一个自己的任务队列(WorkQueue),工作线程优先处理自身队列中的任务(LIFO或FIFO顺序,由线程池构造时的参数 mode 决定),自身队列为空时,以FIFO的顺序随机窃取其它队列中的任务。


# WorkQueue

任务队列(WorkQueue)是ForkJoinPool与其它线程池区别最大的地方,在ForkJoinPool内部,维护着一个WorkQueue[]数组,它会在外部首次提交任务)时进行初始化:

volatile WorkQueue[] workQueues; // main registry

当通过线程池的外部方法(submitinvokeexecute)提交任务时,如果WorkQueue[]没有初始化,则会进行初始化;然后根据数组大小和线程随机数(ThreadLocalRandom.probe)等信息,计算出任务队列所在的数组索引(这个索引一定是偶数),如果索引处没有任务队列,则初始化一个,再将任务入队。也就是说,通过外部方法提交的任务一定是在偶数队列,没有绑定工作线程。

WorkQueue作为ForkJoinPool的内部类,表示一个双端队列。双端队列既可以作为使用(LIFO),也可以作为队列使用(FIFO)。ForkJoinPool的“工作窃取”正是利用了这个特点,当工作线程从自己的队列中获取任务时,默认总是以栈操作(LIFO)的方式从栈顶取任务;当工作线程尝试窃取其它任务队列中的任务时,则是FIFO的方式。

我们在ForkJoinPool一节中曾讲过,可以指定线程池的同步/异步模式(mode参数),其作用就在于此。同步模式就是“栈操作”,异步模式就是“队列操作”,影响的就是工作线程从自己队列中取任务的方式。

ForkJoinPool中的工作队列可以分为两类:

  • 有工作线程(Worker)绑定的任务队列:数组下标始终是奇数,称为task queue,该队列中的任务均由工作线程调用产生(工作线程调用FutureTask.fork方法);
  • 没有工作线程(Worker)绑定的任务队列:数组下标始终是偶数,称为submissions queue,该队列中的任务全部由其它线程提交(也就是非工作线程调用execute/submit/invoke或者FutureTask.fork方法)。

# 五、线程池调度示例

文字描述不太好理解,我们通过示意图来看下任务入队和“工作窃取”的整个过程:

假设现在通过ForkJoinPool的submit方法提交了一个FuturetTask任务,参考使用示例 (opens new window)

# 初始

初始状态下,线程池中的任务队列为空,workQueues == null,也没有工作线程:

wxmp

# 外部提交FutureTask任务

此时会初始化任务队列数组WorkQueue[],大小为2的幂次,然后在某个槽位(偶数位)初始化一个任务队列(WorkQueue),并插入任务:

wxmp

注意,由于是非工作线程通过外部方法提交的任务,所以这个任务队列并没有绑定工作线程。

之所以是2的幂次,是由于ForkJoinPool采用了一种随机算法(类似ConcurrentHashMap (opens new window)的随机算法),该算法通过线程池随机数(ThreadLocalRandom的probe值)和数组的大小计算出工作线程所映射的数组槽位,这种算法要求数组大小为2的幂次。


# 创建工作线程

首次提交任务后,由于没有工作线程,所以会创建一个工作线程,同时在某个奇数槽的位置创建一个与它绑定的任务队列,如下图:

wxmp

# 窃取任务

ForkJoinWorkThread_1会随机扫描workQueues中的队列,直到找到一个可以窃取的队列——workQueues[2],然后从该队列的base端获取任务并执行,并将base加1:

wxmp

窃取到的任务是FutureTask,ForkJoinWorkThread_1最终会调用它的compute方法(子类继承ForkJoinTask,覆写compute,参考本文的使用示例 (opens new window)),该方法中会新建两个子任务,并执行它们的fork方法:

@Override
protected Long compute() {
    long sum = 0;
 
    if (end - begin + 1 < THRESHOLD) {      // 小于阈值, 直接计算
        for (int i = begin; i <= end; i++) {
            sum += array[i];
        }
    } else {
        int middle = (end + begin) / 2;
        ArraySumTask subtask1 = new ArraySumTask(this.array, begin, middle);
        ArraySumTask subtask2 = new ArraySumTask(this.array, middle + 1, end);
 
        subtask1.fork();
        subtask2.fork();
 
        long sum1 = subtask1.join();
        long sum2 = subtask2.join();
 
        sum = sum1 + sum2;
    }
    return sum;
}

之前说过,由于是由工作线程ForkJoinWorkThread_1来调用FutureTask的fork方法,所以会将这两个子任务放入ForkJoinWorkThread_1自身队列中:

wxmp

然后,ForkJoinWorkThread_1会阻塞等待任务1和任务2的结果(先在subtask1.join等待):

  long sum1 = subtask1.join();
  long sum2 = subtask2.join();

从这里也可以看出,任务放到哪个队列,其实是由调用线程来决定的(根据线程探针值probe计算队列索引)。如果调用线程是工作线程,则必然有自己的队列(task queue),则任务都会放到自己的队列中;如果调用线程是其它线程(如主线程),则创建没有工作线程绑定的任务队列(submissions queue),然后存入任务。


# 新的工作线程

ForkJoinWorkThread_1调用两个子任务1和2的fork方法,除了将它们放入自己的任务队列外,还会导致新增一个工作线程ForkJoinWorkThread_2:

wxmp

ForkJoinWorkThread_2运行后会像ForkJoinWorkThread_1那样从其它队列窃取任务,如下图,从ForkJoinWorkThread_1队列的base端窃取一个任务(直接执行,并不会放入自己队列):

wxmp

窃取完成后,ForkJoinWorkThread_2会直接执行任务1,又回到了FutureTask子类的compute方法,假设此时又fork出两个任务——任务3、任务4,则ForkJoinWorkThread_2最终会在任务3的join方法上等待:

wxmp

如果此时还有其它工作线程,则重复上述步骤:窃取、执行、入队、join阻塞、返回。ForkJoinTask的join方法内部逻辑非常复杂,上述ForkJoinWorkThread_1和ForkJoinWorkThread_2目前都在等待任务的完成,但事实上,ForkJoinTask存在一种互助机制,即工作线程之间可以互相帮助执行任务,这里不详细展开,只需要知道,ForkJoinWorkThread_1和ForkJoinWorkThread_2可能会被其它工作线程唤醒。

我们这里假设ForkJoinWorkThread_2被其它某个工作线程唤醒,任务3和任务4的join方法依次返回了结果,那么任务1的结果也会返回,于是ForkJoinWorkThread_1也被唤醒(它在任务1的join上等待),然后ForkJoinWorkThread_1会继续执行任务2的join方法,如果任务2不再分解,则最终返回任务1和任务2的合并结果,计算结束。


# 自身队列的任务执行

ForkJoinWorkThread_1和ForkJoinWorkThread_2唤醒执行完窃取到的任务后,还没有结束,它们还会去看看自身队列中有无任务可以执行。

/**
 * Executes the given task and any remaining local tasks.
 */
final void runTask(ForkJoinTask<?task) {
    if (task != null) {
        scanState &= ~SCANNING; // mark as busy
        (currentSteal = task).doExec();
        U.putOrderedObject(this, QCURRENTSTEAL, null); // release for GC
        execLocalTasks();
        ForkJoinWorkerThread thread = owner;
        if (++nsteals < 0)      // collect on overflow
            transferStealCount(pool);
        scanState |= SCANNING;
        if (thread != null)
            thread.afterTopLevelExec();
    }
}

上述ForkJoinPool.WorkQueue.runTask方法中,doExec()就是执行窃取的任务,而execLocalTasks用于执行队列本身的任务。

我们假设此时的线程池是下面这种状态:

wxmp

工作线程ForkJoinWorkThread_1调用execLocalTasks方法一次性执行自己队列中的所有任务,这时分成两种情况:

*1.异步模式(asyncMode==true)*

如果构造线程池时,asyncMode为true,表示以异步模式执行工作线程自身队列中的任务,此时会从 base -top遍历并执行所有任务。

*2.同步模式(asyncMode==false)*

如果构造线程池时,asyncMode为false(默认情况),表示以同步模式执行工作线程自身队列中的任务,此时会从 top -base 遍历并执行所有任务。

任务的入队总是在top端,所以当以同步模式遍历时,其实相当于栈操作(从栈顶pop元素); 如果是异步模式,相当于队列的出队操作(从base端poll元素)。 异步模式比较适合于那些不需要返回结果的任务。其实如果将队列中的任务看成一棵树(无环连通图)的话,异步模式类似于图的广度优先遍历,同步模式类似于图的深度优先遍历

假设此处以默认的同步模式遍历,ForkJoinWorkThread_1从栈顶开始执行并移除任务,先执行任务2并移除,再执行任务1并:

wxmp wxmp

# 六、总结

本章简要概述了Fork/Join框架的思想、主要组件及基本使用,Fork/Join框架的核心包含四大组件:ForkJoinTask任务类、ForkJoinPool线程池、ForkJoinWorkerThread工作线程、WorkQueue任务队列。

本章通过示例,描述了各个组件的关系以及ForkJoin线程池的整个调度流程,F/J框架的核心来自于它的工作窃取及调度策略,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:

  1. 每个Worker线程利用它自己的任务队列维护可执行任务;
  2. 任务队列是一种双端队列,支持LIFO的pushpop操作,也支持FIFO的take操作;
  3. 任务fork的子任务,只会push到它所在线程(调用fork方法的线程)的队列;
  4. 工作线程既可以使用LIFO通过pop处理自己队列中的任务,也可以FIFO通过poll处理自己队列中的任务,具体取决于构造线程池时的asyncMode参数;
  5. 当工作线程自己队列中没有待处理任务时,它尝试去随机读取(窃取)其它任务队列的base端的任务;
  6. 当线程进入join操作,它也会去处理其它工作线程的队列中的任务(自己的已经处理完了),直到目标任务完成(通过isDone方法);
  7. 当一个工作线程没有任务了,并且尝试从其它队列窃取也失败了,它让出资源(通过使用yields, sleeps或者其它优先级调整)并且随后会再次激活,直到所有工作线程都空闲了——此时,它们都阻塞在等待另一个顶层线程的调用。

下一章将通过源码分析更深入的理解Fork/Join调度过程。

# 参考文章

  • https://segmentfault.com/a/1190000016781127
更新时间: 2021-07-08 14:50:19
  0
手机看
公众号
讨论
左栏
全屏
上一篇
下一篇
扫一扫 手机阅读
可分享给好友和朋友圈